吃素,已從以往宗教信仰的慈悲心,擴及到追求健康養生的概念。這是一種既尊重生命(不殺生),又愛護自然的良好飲食選擇。但是食物的寒、熱、溫、涼屬性往往直接的影響長期茹素者的體質,進而改變健康的狀態。
今天,我從臨床的體會與中醫專業的角度,來淺談吃素者,如何防止過度食用「寒性」食物而造成體質「寒變」。
首先,先從寒性體質說起,當您有寒性體質容易出現以下症狀:
在口:舌苔白、舌質淡色、口水過多、口淡無味、夏日不易口渴。
在胸:胸悶、呼吸不暢
在腸胃:腸鳴、腹脹、欲嘔、腹瀉
在泌尿:頻尿、小便量多、小便清白
在體表:四肢冰冷、膚色不鮮明偏暗淡色、臉色無光澤、畏寒冷。
以上簡述寒性體質請自我檢測,若符合其中的體質因素,就應注意偏寒飲食的選擇或食量的多寡。
日常常吃到寒性食物簡易分類如下:
1. 蔬菜類:冬瓜、絲瓜、苦瓜、匏仔、白蘿蔔、大白菜、小黃瓜…等。
2. 水果類:西瓜、哈密瓜、火龍果、水梨、椰子、柑橘、柚子…等。
以上只能列舉常用,若細談怕篇幅過大,不利閱讀。然而重點在吃的量與時間,若少量食用或參雜在其它溫性食物之中,皆不至於過寒。
尤其寒性水果最佳食用時間是中午(10點~15點)之間,而且要堅持退冰。當然若像西式的生菜沙拉則應慎重。
寒性體質,就像一個人能量降低,容易引發諸多慢性病,因限篇幅下次再談注意事項,謝謝!
雲林大眾中醫診所 姚明昇院長 親撰